伦华教育家校联动共商北川支教 多元力量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4月28日,伦华集团旗下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家委会与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家委会召开专项研讨会,聚焦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北川支教项目,共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教育帮扶新路径。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叶巍理事长、家委代表雯婕,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校领导王一新、吴震艳、高天韵及家委代表孙建宇等齐聚一堂,为北川地区教育发展注入多元智慧。
精准定位项目,构建兴趣导向教育模式
会议明确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北川支教项目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实践,将于7月1日-12日开展。今年项目突破性推出“兴趣定制课程体系”,针对北川学生特点开设艺术启蒙(邀请苏州美院专业教师授课)、咖啡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以博慧教育理念为导向,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通过互动性、实践性课堂激发学习内驱力,助力乡村学子拓宽视野、多元发展。
创新“学生助教”机制激活双向成长动能
会上公布的“学生助教”计划成为一大亮点:项目将从当地学生中选拔志愿者担任课堂助教,在协助授课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其沟通能力、责任意识与领导力,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身份蜕变。这一机制不仅提升支教服务的在地化适配性,更通过“以教促学”模式,为乡村学生提供自我锻炼与价值实现的平台,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帮扶链路。
家校社协同发力,凝聚立体帮扶网络
会议强调“家校社联动”的重要性: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与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将整合教育资源,由校长团队牵头组建专业支教师资,家委会则发动家长群体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课程辅助、心理陪伴及物资筹备。此外,博慧基金会同步向企业开放合作通道,邀请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支持、实践课程共建等方式加入,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协同”的立体帮扶生态。
以教育之名,共赴乡村振兴温暖之约
叶巍理事长在总结中指出:“支教是教育情怀的传递,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我们希望通过校、家、社的共同努力,让北川的孩子不仅收获知识,更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与期许。”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校长代表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推动更多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助力构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叶巍理事长就项目实施背景、阶段性成果及校际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他强调,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已通过跨校和企业资源整合取得成效,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项目影响力,增强对社会的公益贡献。支教项目结合当地教育资源需求,提供了版画、舞蹈等全新课程。此项目不仅助力了北川,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此外,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博慧心理角”已覆盖苏州多所学校,提供心理支持。
随着北川支教项目进入倒计时,伦华教育家校社联动的创新模式已初显成效。这场跨越地域的教育接力,不仅是知识与爱的传递,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赋能”的生动实践。未来,苏州博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继续汇聚多方力量,在北川大地播撒希望种子,为乡村教育的明天培育更丰茂的成长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