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支教日记|这条小鱼在乎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男人在海边散步,发现一个小孩不停地把卷上岸的小鱼扔回大海。
男人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谁在乎呢?”
小孩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一边扔一边回答道:“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我们来到北川
便是希望尽我们的力量
将一条条小鱼捧起
# 01 书法课,用网络书写学习的笔墨
清晨七点,吴老师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教室,却惊讶地发现空旷的教室里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原来这位同学很喜欢、也很珍惜吴老师的书法课堂,想要利用课前时间多多学习,于是便早早来到教室临摹字帖,这份真诚而朴实的感情深深触动了吴老师。
课后,吴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联系方式,鼓励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线上分享给老师,老师也会在线上给予点评与指导。
从那以后,吴老师微信就没有停歇过,孩子们对书法的热情、对学习的渴望深深地感染了吴老师。吴老师打开了一扇教育的窗,于是窗前争先开满了墨色的花。
吴老师用微信的一条条细心回复,架起了知识的桥梁,让教育的笔墨挥洒在北川的大地上。
# 02 扎染课,用耐心绘出作品的缤纷
第一天来到教室,常老师就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孩子,和本校老师了解后才知道这是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同学,需要一直带着助听器上课。
这也给常老师的课堂带来了许多挑战,她常常需要对这位同学展开单独的辅导。
虽然学习的过程缓慢,但这位同学对学习却充满热情。在常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也顺利完成了自己精致的作品。
常老师用自己一天天的耐心,将知识的种子通过助听器播撒进孩子的心,渐渐浇灌出了一朵艺术的花。
# 03 心理课,用一声鼓励唤醒沉默的花朵
在第一天分完组后,吴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比较内向沉默,难以推选出队长,在活动中表现得很安静。他们告诉吴老师,“我们组都比较内向,太安静了”,表示小组任务难以推进。
然而,吴老师并没有被这个难题打败。她相信,只要用对方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内向的团队也能很棒。
于是,她开始鼓励这些同学,让他们明白,内向只是一种特点,并不是问题,可以多尝试表达和交流,团结一心,就可以成为很棒的团队。
在课堂上,这个小组渐渐有了些改变。他们开始更多地交谈、互相帮助,开始把内向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安静地听规则、执行力很强;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他们的团队精神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在一次小组挑战赛中,他们取得了第一名!
小组活动一次次进行,他们从沉默走向互动,也从内向变得更开朗,收获了满满的友谊。
在吴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每位孩子内心的力量,看到了每一朵沉默的花朵,最终也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 04 合唱课,用一双白鞋捧起舞台的绽放
“我们最后统一穿白鞋子可以吗?”
“老师,我没有白鞋子。”
教室里响起来一道弱弱的声音。
由于白鞋的“常见”,在服装订购时,老师们只采购了衣服,而没有采购鞋子。
没想到经过沟通,两位老师了解到,这里的部分孩子家里连一双白鞋都没有,家中唯一的鞋子便已穿在脚上——一双朴素的拖鞋。
看着对舞台充满向往的孩子们,两位老师心疼不已,她们知道这里的孩子们展示机会并不多,也看到了孩子们从最初的内敛胆怯,到穿上演出服时的兴奋不已。
曹校长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即决定在当地为没有白鞋的孩子们采购新鞋,力求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不留下一点缺憾。
一双小小的白鞋,捧起的是一个个大大的梦想。
正如曹伦华总校长在支教会上所说:“平凡的事情不平凡,简单的事情不简单。”
两周的支教时间非常有限,但每位支教老师都在拼尽全力将一条条小鱼扔回大海。也许这件事现在看来平凡而简单,但我们坚信:“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
也许需要时间,但教育的播种,终将开出希望的花朵。